与影剧院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 正片

    红霞

    上世纪50年代,在苏联的援助之下,北京东郊代号为78、774和738的工厂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怀着建设新中国电子工业的热情,各地的年轻人尽全力争取到工厂工作,结婚生子,定居在酒仙桥。这直接导致了住房短缺。工厂为解决工人住房问题,参照苏联“赫鲁晓夫”式社区楼房模式,建造了工人生活社区,在公有制经济体制下,工厂福利优越,工人业余生活异常丰富,于是催生了如红霞影剧院、红霞舞厅等重要精神娱乐场所的出现。随着八十年代市场经济的洪潮,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没落,酒仙桥社区最终难逃拆迁重建的命运。曹斐通过采访居住在酒桥社区前738厂、774厂的退休职工、红霞影剧院经理,工人后代,以及关注本地区变迁的城市史学家,建筑师,摄影师等人,重建这个消失社区的口述史。

    红霞

  • 正片
    1983 剧情 大陆

    一叶小舟

    秋天的早晨,何鸣和阿芬这一对勤劳的中年夫妇,载着满筐猪娃,摇着小船向镇上驶去。梁溪镇的早市繁荣而喧闹,玩蛇人颈上的大蟒,说书人口中的"七侠五义",茶楼上演评弹"十美图"的大海报,吸引着镇上的人们,更吸引人的是镇上新盖起的影剧院。老人们感叹地说:想不到梁溪也有了大戏馆。黄昏,阿芬边煎鱼边哼着锡剧,何鸣悠然地拉着二胡伴奏。青年炳昌带来消息,于主任的表弟、文化站的王站长要出任影剧院经理了。阿芬对丈夫说自己对此不感兴趣。何鸣是个曾三次当过支书,又三次下台的干部。不久,公社党委书记周大田决定由何鸣担任影剧院经理,何鸣表示自己不愿再当干部了。周大田做了许多工作,撤销了对何鸣的一切处分。何鸣终于同意担任经理,并与周大田订立了"约法三章"。何鸣上任后,公开张榜招工,许多人送来了礼物。考场上,何鸣用巧妙的办法退掉了所有的礼品,择优招进了职工,引起了于主任等人的强烈不满。市剧团来参加影剧院开幕式时,何鸣在食、宿、交通等问题上遇到了严重的障碍。影剧院开幕之夜,公社干部的家属们拥塞在门前,站在远处的阿芬看到何鸣和周大田订立的"约法三章"并未能真正实行。阿芬要回家了,何鸣也跳上小船,要送妻子一程。小船艰难地穿过布满大小船只的河道,驶向月光碧水的太湖。此刻,周大田站在桥头,眼中噙着泪水,望着这天地间仿佛飘然无羁的一叶小舟,望着这一对甘苦相知的夫妻渐渐远去。

    一叶小舟

  • HD
    1982 犯罪 美国

    寻人

    影片讲述旧金山市两个出租车司机在唐人街里寻找一位偷走他们四千块钱的神秘客人的故事。虽然只是一部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低成本影片,但这部影片被认为是独立制片的先锋作品,而且把亚裔美国人作为影剧院片主角引领到了大银幕上,而从此王颖也进入好莱坞主流导演行列。

    寻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