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重映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访谈录
-
惊魂电影院
-
HD
枪手哈特
如今在国内大银幕上,3D电影已经遍地开花,立体视觉效果已经不单单是进口片的专利,国产片也开始或真或假(当然,进口片也会或真或假)的出品3D电影。然而,大多数青年不知道的是,早在1981年,一部名叫《枪手哈特》(又名《来者不善》)的美国3D西部枪战片已经被引进国内放映,当时的普遍叫法是立体电影。 影片的引进不仅仅因为其新奇的视觉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部在3D影片暗淡时期的影片能够走进影院,并且引发美国当时的3D电影观影热潮(1980年代上半段,3D电影不受热捧,几乎没有公司愿意制作3D电影,即便制作了,成片也很难走进影院,大多以录像带/DVD/VHD形式直接发行)。 当时的3D技术是左右眼技术,制作成本和放映成本都很高。本片主演之一托尼·安东尼自己发明了一种廉价的投影镜头,使影片的放映成本降低很多,影院老板们因此愿意放映本片。第一轮放映下来,3D眼镜经销商发现3D眼镜要卖完了,影院老板们这才意识到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商业机遇。补货后,影片后又做了多轮放映,北美200家放映影院共计票房收入1200万美元。 2011年,美国电影杂志《Fangoria》宣布资助影片修复和重映,同年就完成了这两件事,于柏林电影节上做了修复版影片的全球首映。2016年是影片上映35周年,1月26日,MVD Visual为影迷们带来影片首款蓝光,美A区发行。正片是经过全新4K扫描的修复版本,托尼·安东尼建立的Sternco 3D公司协助修复,他本人全程监督。视频为1080p,画幅是2.35:1,3D正片采用MVC 3D格式,配有全新制作的英语5.1 surround sound音轨。唯一可惜的是没有花絮
枪手哈特
-
刘德华线上演唱会精选重映
-
HD
抢救切尔诺贝利
1986年4月26日凌晨的1点23分,随着前苏联乌克兰地区传来的一声爆炸,彩色的火焰冲上千米高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这也是人类和平使用核能以来最大的一次惨剧。事故造成31人当场死亡,爆炸后的核能严重泄漏导致上万居民送命或致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的胎 儿出生。当日抢险的消防士兵更是用生命和健康为代价避免了核电站的二次爆炸。但令人震惊的是,前苏联政府选择了将事故消息打压保密,而全然不顾此时的辐射尘已经随着大气外泄到了东欧地区甚至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 纪录片借用当时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以及档案影片,重映了当年在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紧张进行的大作战,每个抢救阶段一一再现。
抢救切尔诺贝利
-
已完结
抢救切尔诺贝利
1986年4月26日凌晨的1点23分,随着前苏联乌克兰地区传来的一声爆炸,彩色的火焰冲上千米高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这也是人类和平使用核能以来最大的一次惨剧。事故造成31人当场死亡,爆炸后的核能严重泄漏导致上万居民送命或致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的胎 儿出生。当日抢险的消防士兵更是用生命和健康为代价避免了核电站的二次爆炸。但令人震惊的是,前苏联政府选择了将事故消息打压保密,而全然不顾此时的辐射尘已经随着大气外泄到了东欧地区甚至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 纪录片借用当时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以及档案影片,重映了当年在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紧张进行的大作战,每个抢救阶段一一再现。
抢救切尔诺贝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